以格林為模板的空間實驗 爵士要在長人凱斯勒身上賭一把!
在連續三季站穩聯盟防守中樞後,凱斯勒(Walker Kessler)正嘗試為自己的比賽加入新元素。爵士沒有急著與他完成續約,而是選擇觀察這位年輕中鋒能否在維持禁區影響力的同時,開發出外線投射與進攻延伸性。對球團而言,這是一場關於定位與未來方向的實驗;對凱斯勒而言,則是一段通往新層次的成長考驗。
爵士教練團早在上季末便開始實驗讓凱斯勒拉到外線出手三分,雖然成效有限,但球隊並未因此停下。總教練哈迪(Will Hardy)在媒體日明確指出,球隊希望凱斯勒每場比賽至少出手六次三分球,目的不是要他成為射手,而是迫使他學會在正確的時機出手、理解空間感與進攻節奏。「我們去年末就刻意強調這件事,因為這是他完全沒做過的部分,我們希望強行把它放進他的進攻體系裡,」哈迪說,「但最終要能保持混合使用,不能因此失去他原本的優勢。」
凱斯勒本人對這項轉型顯得積極。「我認為這非常重要,」他在接受《Deseret News》訪問時說。「看著聯盟的趨勢,要在這裡長久立足並持續成功,你必須每年都讓自己成長。」這句話聽起來簡單,但對一名以護框見長的傳統內線來說,意味著要重建進攻思維。季前賽中他僅出戰一場,出手並命中唯一的一記三分,樣本雖小,卻象徵方向的明確。
若這項「外線實驗」成功,凱斯勒的進化將讓爵士的戰術層次完全不同。他不需要成為馬卡南(Lauri Markkanen)那樣的高產量射手,只要能穩定投進、逼迫防守拉開,就足以重塑球隊進攻結構。
聯盟中具備防守覆蓋力、傳導意識與空間牽制力的球員,往往是球隊運轉的軸心,勇士的格林(Draymond Green)便是最佳例子。他並非主要得分手,但憑藉多功能與防守智慧,長年支撐球隊體系。凱斯勒或許是不同原型,但若能在外線與傳導上開發成功,對爵士而言,他的價值將不亞於格林之於勇士。
即便實驗失敗,這也不會是災難。凱斯勒的禁區價值依舊穩固,他的防守與籃板能力仍屬聯盟前段班。爵士陣中已有馬卡南與新人菲利波斯基(Kyle Filipowski)等具備外線能力的長人,並不需要凱斯勒馬上達到同樣水準。哈迪強調,他不在意凱斯勒是否達到聯盟平均36%的三分命中率,只要能在進攻節奏中找到合適比例「那就是成功。」
合約面上,爵士暫緩續約談判,選擇觀察這一季的發展再行決定。凱斯勒若能展現外線進步與更成熟的進攻選擇,他的市場價值自然會提升。球團內部普遍認為,防守與護框可以保證他在聯盟的穩定角色,而若能增加進攻延伸性,屆時討論的就不只是年薪,而是球隊核心等級的地位。
簡而言之,這個賽季對凱斯勒而言將是一場「二次成長」。他必須在既有強項之外,找到能讓球隊更難對付的新維度。無論這項實驗成功與否,爵士都將從中得到答案:凱斯勒究竟是聯盟最穩定的防守中樞之一,還是能隨戰術演進升格為球星等級的內線。
推薦文章
-
NBA/楊瀚森首秀遭隔扣! 愛德華飆41分率灰狼逆轉拓荒者
-
NBA/給狀元郎佛雷格震撼教育 溫班亞瑪轟40分率馬刺大勝
-
-
NBA/補了比爾和保羅 快艇開幕戰竟慘遭預測爐主爵士電翻
-
NBA/台灣轉播權變緯來獨家 運彩公會盼運動部整合多平台共享
-
-
NBA/對湖人狂砍35分全能數據也沒用 巴特勒被太陽裁掉
-
NBA/打先發獲勇士主帥與眾將盛讚! 庫明加:巴特勒懂我
-
-
NBA/衝著裁判臉鼓掌 勇士庫明加遭聯盟追加罰款107萬元
-
NBA/黃蜂宣布釋出丁威迪 僅出賽2場熱身賽就得付1.1億元
-
留言